n    國內分行人民幣業務正式上路,最快農歷年前開辦

2013/1/25大陸人民銀行與中銀台北簽署「關於人民幣業務的清算協議」,而央行將於1/30與國內銀行舉辦人民幣業務之法規及清算說明會,待國內分行與中銀台北簽署清算協議並辦理開戶,預計最快農曆年前有銀行可開辦人民幣業務。

在國內銀行人民幣業務正式開辦後,國內自然人每日買賣上限人民幣2萬元,匯款至大陸地區帳戶上限人民幣8萬元,至於人民幣現鈔存款金額不限。自兩岸貨幣管理機關(大陸人、台灣央行)在2012/8/31簽署《海峽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後,時隔五個月,國內分行人民幣業務終上路。

n    人民幣存款累積初期,短空,去化管道有限

目前銀行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掛牌價介0.6~1.1%,但實際支付給OBU大額定存戶一年期人民幣存款利率2.4~2.85%。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簽訂後, DBU(外匯指定銀行)也將加入吸收人民幣存款之競賽之中。

若未來國銀仍不改以高價搶人民幣存款的模式,不利利差表現。

整體來說,短期間去化人民幣存款不能仰賴人民幣放款一途,因此銀行將試著把人民幣存款引導至人民幣計價之財富管理產品的購買,以賺取手續費收入之方式彌補利差的縮小。

n    若人民幣回流機制暢通,則長多,相關制政策推行極至為重要

大陸是個貨幣管制的國家,未來台灣人民幣業務存款是否能順利去化,此台灣與大陸人民幣回流機制建立是否完善,有極大的關聯。若能,台灣人民幣財務管理相關業務則可蓬勃發展。就人民幣回流管道有四種:

1)台灣的人民幣存款存在國內銀行,國內銀行再存到清算行中銀台北,而最後中銀台北再存回大陸人民銀行;

2)直接投資大陸債券市場;

3)以RQFII概念投資大陸證券市場;

4)境外人民幣跨國直接投資(FDI)。

目前台灣的人民幣回流機制只有第一種,要達到第2~4種有賴台灣主管機關的努力。對台灣來說,人民幣長遠業務發展,銀行業必須先累積一定人民幣資產池,才能進一步向對岸提出開放台灣地人民幣計價基金、保險的發行。

n    香港開放非香港居民承作人民幣,恐影響台灣人民幣業務發展

香港銀行業自2012/8/1可向「非香港居民」提供人民幣服務,包括存款、匯款、兌換、理財、放款等項目,人民幣兌換金額無上限。此舉對台灣銀行業是負面的影響,一影響台灣銀行業人民幣存款累積的速度;二香港具備較多的人民幣計價投資產品,在金額無上限的前提下,大額存款戶傾向在香港存人民幣、投資人民幣相關產品的意願較高。

據香港媒體報導,在香港開放對非香港居民承作人民幣業務後,許多香港銀行以高利率來吸收大陸內地居民的人民幣存款。以恒生銀行為例,新開戶第一周的人民幣存款年利率享有6.38%之優惠,過後,年利率將降至2%。

n    國內人民幣業務開跑小短多,農歷年前,維持正面看待金融股股價之看法

國內分行人民幣業務對台的銀行來說,是項新業務的展開,也意謂新獲利源的開拓,但實際獲利的大幅產生,仍受限兩岸政策、大陸顧及香港利益,除非大陸願意加速給予台灣RQFIIFDI的資格。在資本市場上,國內人民幣業務推行,非新議題,而是市場等待五個月的結果,加上實際業務上路後,初期獲利貢獻有限,推判刺激金融股股價上揚幅度有限。

簡言之,現階段的兩岸政策尚無法造成台灣金融股評價的推升(re-rating)。

 

 

資料來源 : 永豐金研調處        

 

 惟純屬研究僅供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熊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