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中國需求從谷底回升、小馬達營收轉為正成長:
東元馬達產品約佔合併營收45%,上半年營收約成長5%YoY,毛利率約在33%~35%(較去同期增加1至2個百分點)。
上半年大馬達營收成長10%〜15%,小馬達僅微幅成長;在小馬達方面,主要應用在紡織、包裝機等產業機械,營收中國持平、台灣衰退10%YoY,北美成長5%〜10%YoY,中國與台灣上半年需求未達原先公司預期,不過3Q13以來,台灣與中國小馬達營收逐月增加,加以去年基期低,成長率YoY轉正,中國需求有逐漸好轉現象,預估2014年中國與台灣營收將恢復YoY正成長。
大馬達以北美市場佔比最大,北美市場在油氣、金屬、電力等產業需求較熱絡,不過美國今年推出環保相關法案,投資時環保相關的要求趨嚴,部分金屬、礦業等投資案有延後提出的現象,目前北美的大馬達接單仍成長,BB ratio仍在1以上,但成長幅度趨緩,過去兩年北美的大馬達營收成長20%YoY,預估2014年成長幅度將縮小。展望2013年,整體馬達營收將成長5%〜10%,預估2014年,在大馬達成長趨緩、小馬達成長加速下,整體馬達營收亦成長5%〜10%。
n 新產品、新通路以及中國需求回暖,預估2014年電控產品成長可優於今年:
電控事業部約佔合併營收11%,上半年營收成長10%〜11%YoY,毛利率22%~24%(較去年同期增加4個百分點)。電控產品40%來自於主要市場是在中國,50%來自於台灣,上半年中國地區營收成長超過20%YoY,台灣市場則持平,中國上半年營收成長20%YoY,除基期低因素外,新產品中電壓的Inverter與Servo System(產品最高可達350匹馬力)的推出(去年年初營收比重僅3%,今年上半年已佔20%)、新通路的佈局效益、打入新產業領域客戶(如油田、沖壓機等),皆是營收成長的貢獻之一。3Q13以來,中國地區營收仍維持20%YoY的成長,台灣地區則開始出現正成長,電控產品的營收YoY成長幅度較上半年擴大。由於中國需求逐漸回升、以及再推出800匹馬力以上的新產品(主要應用在水磅、中央空調等產業)、新通路效益持續發酵,預估2014年中國營收成長可高於20%YoY以上,台灣地區營收可回復正成長,因此我們推測2014年電控產品成長可高於15%。
n 東訊轉虧為盈,有助於東元獲利:
從2012年第四季始,東元提高東訊的持股比重,東訊由業外轉投資納入為公司核心事業。東元在今年針對東訊進行重整後,東訊毛利率上升,營業利益率由過去-5%~-6%,提升至接近損益兩平,因此過去東元每年認列東訊2~3億元的虧損,2013年有機會達損益兩平,後續藉由產品的汰弱留強與組織改造,營運可逐漸好轉。
n 湖南省風機訂單進度持續,最快於2014年底貢獻營收:
東元與大唐、湖南省政府簽訂MOU,未來3年600MW的湖南省風力資源所使用的風機必須向東元採購,目前湖南省已撥下來200MW,但仍須經過為期數個月的測風,目前約有30〜50MW已通過測風,東元已在當地動工設立組裝線,預計明年第一季末可投產,當地豐廠營運商營運執照預估可於2014年中取得,後續可陸續進行風廠興建、設備下單等流程,對東元而言,預計最快可於2014年底有營收貢獻,初步推估營收貢獻可在10億元上下。
n 建議:
我們認為:
(1)中國地區需求從谷底回升,將帶動小馬達產品與電控產品營收成長幅度往上,
(2)宅配通將於年底上櫃掛牌,東元持股40%,預估將有釋股利益(尚未計算至損益表中),
(3)目前東元本益比約14倍上下,其他機電類股同業本益比皆有所提升。
資料來源 : 永豐金研調處
惟純屬研究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