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先觀察,再採取行動

•情境察覺(situational awareness)是緊急決策時必備的能力。即使再緊急的情況,都不能忽略這個步驟。
如今擔任美國消防緊急事務官的湯姆波特納(Tom Boatner),回憶起年輕時有一次參與阿拉斯加森林大火的任務,影響他日後緊急時刻做決定的方法。
抵達現場之後,當時只有21歲的波特納一跳下消防車,就急著衝向火場。但是當時的主管羅伯特貝瑞特(Robert Burritt)卻一語不發地注視著四周。「當時我真的很想對他大吼:『快點吧,我們得馬上開始行動。』」
經驗豐富的羅伯特貝瑞特也看出這群年輕消防員的急躁,終於開口說話:「慢點,我知道你們已經迫不及待要衝上去滅火,但是千萬別輕舉妄動。」
接下來貝瑞特花了整整15分鐘的時間,觀察火勢、風向、土質等地理環境,向附近住戶詢問。最後清楚分配每個人的工作任務,交代完之後才開始行動。

○靜下心,隨時注意情緒變化

•特別是在緊急時候,容易變得急躁,無法靜下心思考。
曾帶領美國加州大學籃球隊連續10年贏得美國籃球大學錦標賽(NCAA)冠軍的約翰伍登(John Wooden),非常注意自己臨場的情緒反應,「我會觀察自己的語氣和動作,和平常訓練球員時有什麼不一樣,隨時提醒自己。」以免情緒隨著比賽過程的起伏變得過於急躁,莽撞地做出錯誤的決定,甚至影響球員的情緒。

○不想對錯,只看眼前情境

•沒有任何單一決策能百分之百決定最後的成敗,而是一連串決策所造成的結果。任何的決策,有可能產生事先無法料想得到的意外結果,或是在情勢突然又有變化時,決策得一改再改。
在與所有在時間壓力下做出正確決策的人訪談之後,尤辛發現,這些人在做決定時,不會去想對錯的問題,「只想著如何面對眼前的狀況,做下一個決策。」

○別想太多,思考愈單純愈好

•遭遇到緊急狀況時,其實沒有太多時間進行複雜的思考,想太多反而壞事,就像是急診室醫生的唯一想法就是「救活病人」。
目前在烏拉圭擔任醫師的羅貝多肯內薩(Roberto Canessa)對此感受最深。
1972年,年僅19歲、仍在醫學院就讀的他和橄欖球隊隊員搭乘小飛機飛往智利,結果不幸在南美安第斯山失事墜毀,70天之後才順利獲救。這段故事1993年時被拍成電影《我要活著回去》(Alive)。
在山區受困兩個月,一直等不到任何救援,生還人數從原本的45位,剩下16位。最後他決定帶著其他人徒步走出山區,才能讓別人找到他們。
回想當時的情景,肯內薩的想法其實很單純,「只要往有人煙的方向走,就有生還的希望。」10天後,他們順利走到智利境內一處村莊,獲得救援。

○事後評估,訓練直覺反應

•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要如何達到「不需要思考的思考」境界?
回顧每次的決策,分析其中的利弊、決策當下的環境條件、事後的影響,久而久之就能縮短決策的思考過程。
美國海軍陸戰隊便利用所謂的「事後評估」(after-action reviews)法訓練未來的軍官,不斷重複決策與檢討的過程,加強直覺思考。
聯想電腦執行長柳傳志儘管再忙,每個星期五的下午一定和重要高階主管一起開會,重新討論這星期所有重大決策,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為什麼會不好。

○學寫詩,讓思考更靈活

•人的思考有局限,而且隨著專業或知識的累積,也容易變得僵化。特別是緊張時,大腦的思考會更為集中,反而無法注意到周邊的訊息,容易做出致命的錯誤決定。
要增加思考的靈活度,法國巴爾德夫林(SG Barr Devlin)董事長約翰巴爾(John Barr)提供了有趣的方法:寫詩。
寫詩就是「統整」(synthesis)與「結論」(conclusion)的過程,你必須把一串字詞以特定的方式排列,學習用最精簡的字句表達最深的涵義,也不失為訓練思考靈活度的好方法之一。
決策其實是需要靠後天學習的能力,沒有人天生就會做出好的決策。把握每次決策的機會,練習以上6大關鍵原則,再危急的時刻,你都能從容以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熊誠 的頭像
    熊誠

    我們賺的不多但可以給的很多!

    熊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