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規模龐大或精簡,企業最基本的構成元素,是每一位員工。組織成員的判斷、經驗與能力,是決定企業是否具執行力的關鍵因素。任何能夠長期績優的企業,主管對於「慎選員工、適才適所」必定非常堅持。

 •戴爾電腦(Dell)創辦人暨執行長麥可戴爾(Michael Dell),為了讓所有員工有效執行公司的商業模式,總是竭盡心力;1990年代初的諾基亞(Nokia),則是因為擁有優秀的員工,才能從不起眼的小角色,成為獨步全球的手機公司。 

•夏藍與包熙迪在《執行力》中強調,不論你是大企業的老闆,或只是初掌利潤中心的主管,都絕不能將挑選與培養優秀主管的流程授權給他人,這是一項領導者必須全心投入的工作,也是執行力的三大基石之一。 

1.主管要行動果斷: 

•領導者必須有情緒韌性,解決績效不佳的問題。

•組織裡某人績效不佳,卻年復一年穩如泰山。

•主管要採取果斷行動,因為讓缺乏績效者占據高位,有可能斷送整個公司,並不是負責的態度。 

熊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松下電器(Panasonic)創辦人松下幸之助30歲時,曾應地方人士之邀,擔任一屆地區議員。

有次,他在路上被一位資深議員叫住,兩人在路邊談了一些區政問題。

後來這位議員認為,站著談不方便,提議找個地方坐下來喝,於是把松下幸之助帶去一家他常去的店裡。

這位議員點了兩份「跟平常一樣」的餐點。

因為當時還不到中午12點,議員也只表示要喝杯茶,所以松下幸之助也沒多想。

沒想到最後呈現在兩人眼前的,竟是一份豪華的餐點。

議員大口大口津津有味地吃著,松下幸之助卻是連筷子都沒動一下。

熊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種最困難的管理挑戰 

•在企業主心中100分的虛擬團隊合作架構,實際上的情況卻是:遠方新成立的子公司與歷史悠久的母公司在文化上格格不入,而分散各地的專案團隊中,人人心懷鬼胎,大家只關心自己的核心業務,至於e-mail,不過是流彈四射的卸責工具,視訊會議拚命開,但真正分享的資訊卻十分有限。
因為見不到面,所以成員間缺乏信賴。此外,在地的工作環境會有優先要務以及績效上的壓力,這些都很容易讓工作者優先把時間投入其中,因而忽略遠端夥伴的需求。最後,科技雖然溝通無礙,但人際上的管理卻徹底失敗。虛擬團隊最大的挑戰,正在於人際管理上「信賴」、「用心」與「溝通」的挑戰。 

信賴 

•由於團隊成員距離遙遠,往往很難判斷、掌握每個人心中對工作以及夥伴的種種疑慮。在這種情況下,團隊工作者最難的是掌握彼此原本可以分享的額外資訊,或者是判斷每位成員還可付出多少額外的努力。 

用心 

•某種程度上,虛擬團隊成員的合作就像瞎子摸象,缺乏視覺上的線索,雖然還是可以完成工作,卻會因為不確定性、不斷試探、感覺不受肯定、感受浪費時間等理由而降低投入工作的意願。

熊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敗不景氣的9個施力點! 

•數字不會騙人,即便是處於經濟情勢非常嚴峻的時候,也要能維持成長。

•如果企業目前並沒有成長,有可能是因為停滯於當前的績效水準,常見的企業經營「停滯點」或「績效障礙」如下 

銷售量不穩定

◎問題——銷售量不穩定而且無法預期◎解決方案——擬定轉移策略,強化並提升你和顧客、推介者和背書者的關係 

具體作法 

1. 策略——問自己:「我們想要吸引什麼類型的消費者或企業成為我們的客戶,原因何在?」所謂的策略也就是你打算運用什麼方法,去接觸具有那些特性的潛在顧客、將他們轉變為客戶,然後維持長期的關係,持續銷售產品或服務給他們。你必須對市場進行研究,讓自己能確切說明:

熊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學習、練習、持續追蹤、考核,直到變成習慣,20%的訓練加上80%的工作中練習,才有100%的執行。

•萊雅集團將「學與做」結合成一個整體的學習過程,包括20%訓練、80%工作中練習,從學習、練習、持續追蹤、考核,直到變成行為習慣,貫徹100%知能行。
員工能自動自發落實所學,有時是個性使然,更多時候是受環境氣氛、企業文化所影響。萊雅最根源的人才發展哲學是「游泳學」,強調自由發展,猶如將人丟到游泳池後,除了提供游泳圈、救生設備外,就讓其自行發展,也就是沒有清楚的工作指示,在工作中自行摸索、學習,他們認為唯有這樣,員工才會想辦法解決工作上的問題,才會創新。 

20%訓練:配合人才發展規劃 

•這樣的中心思想也影響台灣萊雅的人才發展,不過為了符合國人的特性,已經轉化成兼顧清楚的職責與彈性,台灣萊雅人力資源部總經理郭秀君說,有清楚的工作原則、執掌、目標,但是如何達成業績則是員工自己想方法,然後和主管討論,主管再給予意見指導,她說:「如果照著以前的方法做,卻希望得到更好的結果,那是不可能的。」也因此,萊雅的員工必須養成自動自發、創新思考的習慣。
萊雅有完整的人才發展規劃,從自我管理者、專案經理人、部門經理人、事業群總經理、公司總裁共五個職階,每個職階在上任前都會安排訓練課程,以做好往上晉升的準備,然後花更多時間在工作中學習。 

•課程包括三大部份:公司願景與文化、通用管理課程、專業技巧課程。

熊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