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觀察,再採取行動

•情境察覺(situational awareness)是緊急決策時必備的能力。即使再緊急的情況,都不能忽略這個步驟。
如今擔任美國消防緊急事務官的湯姆波特納(Tom Boatner),回憶起年輕時有一次參與阿拉斯加森林大火的任務,影響他日後緊急時刻做決定的方法。
抵達現場之後,當時只有21歲的波特納一跳下消防車,就急著衝向火場。但是當時的主管羅伯特貝瑞特(Robert Burritt)卻一語不發地注視著四周。「當時我真的很想對他大吼:『快點吧,我們得馬上開始行動。』」
經驗豐富的羅伯特貝瑞特也看出這群年輕消防員的急躁,終於開口說話:「慢點,我知道你們已經迫不及待要衝上去滅火,但是千萬別輕舉妄動。」
接下來貝瑞特花了整整15分鐘的時間,觀察火勢、風向、土質等地理環境,向附近住戶詢問。最後清楚分配每個人的工作任務,交代完之後才開始行動。

○靜下心,隨時注意情緒變化

熊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概述
本文檔的目的在於說明使用PADS 的印製板設計軟體PowerPCB 進行印製板設計的流程和一些注意事項,為一個工作組的設計人員提供設計規範,方便設計人員之間進行交流和相互檢查。
2 設計流程
PCB 的設計流程分為網表輸入、規則設置、元器件佈局、佈線、檢查、復查、輸出六個步驟.
2.1 網表輸入
網表輸入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使用PowerLogic 的OLE PowerPCB Connection 功能,選擇Send Netlist,應用OLE 功能,可以隨時保持原理圖和PCB 圖的一致,儘量減少出錯的可能。另一種方法是直接在PowerPCB 中裝載網表,選擇File->Import,將原理圖生成的網表輸入進來。
2.2 規則設置

熊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最大車用電子元件供應商飛思卡爾(Freescale),於追求品質、創新研發、傾聽顧客的聲音等有其獨到的做法,更藉由與異業及週邊廠商的結盟,共同將汽車電子市場的餅做大,其取勝汽車電子產業的成功因素,足以提供國內企業做為學習的標竿。
位於美國德州奧斯汀市的飛思卡爾(Freescale),是全球最大的車用電子元件供應商。對汽車電子系統提供多樣化的電子元件,包含:微控制器、類比元件和感測器等,在不同的半導體元件市場都擁有領先的地位,在各類汽車微控制器(MCUs)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位,在感測器市場占第三位,其豐富的半導體元件可應用於所有汽車電子系統控制單元(ECU)之中。
飛思卡爾過去50多年來隸屬於摩托羅拉公司旗下,於2004年7月正式上市上櫃,2005年名列「標準普爾前五百大企業」(S&P 500),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之一,營業額為58億美元。
飛思卡爾致力於開發先進的高性能技術,為客戶創造價值,引領半導體科技未來的發展,其主要實踐的具體方式為:每年研發投資將近10億美元、受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專利產品達5,200項,企業規模遍布全球30個國家,並擁有22,000位員工。

全球最大車用電子元件供應商飛思卡爾(Freescale),於追求品質、創新研發、傾聽顧客的聲音等有其獨到的做法,更藉由與異業及週邊廠商的結盟,共同將汽車電子市場的餅做大,其取勝汽車電子產業的成功因素,足以提供國內企業做為學習的標竿。
目前,飛思卡爾的產品線主要包含三個部分:汽車標準產品、網路產品和無線產品。這三類不同產品搭配的格局,為其分散市場風險提供了保證,其中讓飛思卡爾揚名立萬的則是其在汽車電子領域的表現。 

熊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緯創3231:財報及展望如預期

   

n    2011年非NB產品比重提昇至4成:

 緯創2010年營收比重估NB 62%,顯示器 8%LCD TV 11%、手持式產品5%以及桌上型電腦(DT) 8%,非NB產品不斷大幅成長,比重各都將持續上升,因此非NB產品11年比重估提昇至4成。以全球的NB代工市佔率來看,緯創排名三,僅次於廣達及仁寶。


n    2010年第4季獲利符合預期:

熊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豐田的思考習慣》教企業如何向豐田取經成功,尤其是從思考習慣下手。因為,豐田的思考習慣最大的特色,不是傳統的「以不變應萬變」,而是「隨時讓自己的思考處於應變狀態」。日比野省三整理出的豐田七大思考習慣如下: 

切勿老是依循前例

•豐田創辦人豐田喜一郎的父親豐田佐吉,是日本知名發明家。他在東京博覽會看到展出國外織布機,仔細研究其中原理,回到名古屋之後,獨力研發木製人力織布機,後來更進一步研發自動織布機,並成立「豐田自動織布機製作所」。

•豐田喜一郎雖然沒有繼承織布機的家庭事業,但他創辦豐田汽車,正是秉持著父親博覽勤學、求新求變的精神。他認為,以前的成功固然有參考價值,但更應隨著時代與市場變化,來做因應決策,並領悟三個原則:

1.重點不在結果,而在過程。 

•如果企業只重成果,會讓員工為了達到數字的要求而不擇手段,最後受害的將包括員工與企業。其實,改革重點應在「產品生產的過程」,只要製程改善,成果自然隨之提升。 

2.不要模仿別人。

熊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