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基證(6008):選舉行情可期,建議第二季佈局,第四季收割

 
n    以併購擴大海內外營運規模的券商:

凱基證成立1988年(原名為中信證),成立之後,以併購方式漸擴大海內外市占率。在台灣部份,經不斷的併購,經紀市占率由1998年1.78%成長到2008年3.74%,而2009年併購台証,市占率一舉躍升至7.76%,成為台灣第二大券商,僅次於新元寶證(市占率14.83%)。目前台灣營運據點88個、而海外地區(含香港、泰國、新加坡)21個,海外獲利占全公司22~30%,比例高於其他同業,獲利來源相對其他同業分散。


n    自結1~4月EPS 0.42元,年成長91%,投資銀行獲利成長是主因:

凱基證2010年稅後獲利31.2億元(+35%YoY),稅後EPS 1元,董事會決議配發股票股利0.20元、現金股利0.45元,現金殖利率3%。除權後,股本將由320.72億元增加到326.97億元。截至2011年4月,凱基證自結稅後獲利13.2億元(+91%YoY),EPS 0.42元,每股淨值15.7元,年化ROE 8.16%。以1~4月營收結構,經紀、承銷、自營占營收比重分74%、13%、13%,自營比重由2009~2010年20~36%下降到目前13%,承銷比重由2009~2010年5~6%提升到目前13%,自營收入比重減少、承銷收入比重上升,獲利品質明顯改善。

熊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風險管理就像是人體的供血系統和血壓,缺乏整體性觀點,將造成致命危機。而台灣,現在正處於血管爆裂的前夕。
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進入新紀元,台灣卻被遠拋在後,在風險管理的成熟度(Risk Management Sophistication)上,不僅遠落後於日本、韓國,甚至不及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

競爭力敬陪末座

金融業的業務本質就是從「風險」中獲取報酬,風險管理的成熟度,是金融業競爭力的重要指標。而「台灣金融業對於風險管理的概
念,仍然停留在『防弊』(Comply Side)的階段,比較缺乏策略性的想法,」羅大林接著表示。
羅大林指出,如果以管理成熟度來看,亞太各國的風險管理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熊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先進(5347):2Q11營運優於預期,3Q11續增溫 

n    2Q11狀況優於預期,上修EPS 0.24元:

 IT面板需求持續維持疲弱,不過因中國大陸五一假期電視銷售較原先預期佳,使上游客戶備貨需求逐步浮現,大尺寸Driver IC需求較原先預期佳。而PWM ICCIS方面,仍維持樂觀看法,為2Q11主要成長動能,PWM IC預估季成長仍可維持雙位數,而CIS 2Q11產能增加至5,000/月,佔營收比重提升至5%。整體而言,目前訂單能見度至7月,在大尺寸Driver IC需求回溫下,5月份營收應可較4月成長,研究總處預估可達約13億元(+3MoM-8.2YoY),2Q11營運表現應可優於法說Guidance。研究總處上修世界先進2Q11財務預估,預估營收40億元(原估39億元,+0.5QoQ-5.2YoY),毛利率18.8%(原估18.2%),稅後淨利4億元(-1.5QoQ-31.1YoY),稅後EPS 0.24元(原估0.22元)。

n    3Q11旺季來臨,營運回溫,預估EPS 0.37元:

 下半年為消費性電子傳統旺季,除中國十一長假外,另有歐美聖誕假期等旺季需求,而大尺寸Driver IC經歷2Q11庫存調節後,為因應旺季來臨,預期3Q11備貨需求將逐步提升。另外PWM IC方面,仍持續與客戶進行認證,預期營收仍可持續成長,目標佔營收比重可提升至25%,隨比重提升,有助於世界先進整體毛利率推升。另外CIS部分,客戶需求仍維持熱絡,產能滿載下,3Q11將持續擴產,預估產能將增加至7,000/月,而CIS是以0.11um製程生產,故ASP優於平均,有助公司整體Blended ASP提升。研究總處預估世界先進3Q11營收44億元(+9.8QoQ-8.7YoY),毛利率23.5%,稅後淨利6億元(57.4QoQ-27.8YoY),稅後EPS 0.37元。

n    2011年主要成長動能仍為PWM IC及其他產品:

短期大尺寸Driver IC受到面板報價開始調漲,終端客戶逐步回復成長,帶動營收成長。中小尺寸部分,受到客戶逐漸轉往12吋投片,營收成長動能趨緩。2011年主要成長動能為CISPWM IC2Q11 PWM IC比重將較1Q11提升至25%左右,且預估比重將逐季成長,預估全年PWM IC營收成長可達+4050YoY。其他產品中,成長動能最強的仍為CIS產品,目前CIS產能為5,000/月,雖相關高階產品有往更小線寬製程的需求,但0.11um製程仍為目前CIS生產主要製程,客戶需求仍強,世界先進持續擴充產能預估3Q11產能將擴增至7000/月,預期營收比重將較目前5%持續成長。

熊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CD晶片:5月面板廠持續拉貨,營收MoM略優於預期

 
n    聯詠(3034):

4月營收為30.64億元(+4.45%MoM),符合研究總處先前預估的30億元,近期面板廠已重啟拉貨需求,5月訂單轉趨正面,5月表現優於預期營收MoM持續成長,6月保守預估受到盤點庫存影響營收將下滑,不過2Q11營收表現可望優於法說會預估的5~10%。研究總處略為上調5月營收為32億元(+4.4%MoM),原預估為30億元,2Q11營收上調至93.14億元(+11.2%QoQ),毛利率為25.7%,稅後淨利為11億元(+20.25%QoQ),稅後EPS為1.83元。3Q11進入面板出貨旺季,LCD TV需求回復成長且IT面板需求回升,預估3Q11營收為111.5億元(+19.7%QoQ)。預估2011年營收為393.4億元(+8.5%YoY),毛利率為25.95%,營業費用為47.81億元,稅後淨利為48.68億元(+6.2%YoY),稅後EPS略為上調至8.11元(原預估為8.01元)。

n    IML(3638):

受惠於韓系面板廠拉貨回升,4月合併營收成長至 1.78億元(+16.2%MoM),優於先前預估的1.65億元,預期5~6月拉貨動作仍持續進行,預估5月營收為1.8億元(+1.4%MoM),2Q11營收為5.38億元(+10.7%QoQ),將略優於公司先前法說會預估的QoQ成長high single digit(+5~9%)。受惠於毛利率較高的P-gamma晶片比重拉升,預估毛利率維持在53.6%,營業費用為1.17億元,稅後淨利為1.38億元(+7.5%QoQ),稅後EPS為1.83元。IML打入IPAD3供應鏈,出貨的產品為P-gamma晶片,且為唯一供應商,3Q11開始出貨,研究總處預估3Q11出貨予IPAD3的出貨量為470萬顆,佔營收比重為10%,預估3Q11 IML整體營收為6.81億元(+26.7%QoQ),2011年IPAD3貢獻出貨量為1,170萬顆,佔營收比重為7.1%。IPAD3為新產品貢獻,預估2011年營收上調至24億元(+3.6%YoY,原預估為22.7億元),毛利率為53.65%,營業費用為4.64億元,稅後淨利上調至6.57億元(+11.1%YoY),稅後EPS上調至8.72元(原預估為7.03元)。

n    晨星(3697):

熊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元大金(2885):5月金英控股處份利益入帳,估貢獻EPS 0.86元

 
n    以證券為主體之金控,國內券商龍頭:

近幾年,元大集團以併購方式不斷擴大其經營規模。元大金前身為復華金,元大集團在2005年6月取得復華金經營權,於2007年4月正式合併,並擠身進入金控之列。2011年4月,更以490億元的天價(PB 1.72倍)併購寶來證,經紀市占率也由原本11.2%躍升至15.5%,拉開與第二名券商的差距(凱基證市占率8.0%),券商龍頭地位更屹立不搖、難以撼動。元大金計劃在2011年11月初正式合併寶來證。元大金目前旗下包括元大證(141家分公司)、元大銀(88家分行)、元大證金等子公司。

n    2011年第一季EPS 0.34元,各子公司獲利均較去年同期成長:

元大金2011年第一季稅後獲利27.9億元(+62%YoY),稅後EPS 0.34元,每股淨值14.74元。金控旗下各子公司2011年第一季皆較去年同期成長,元大證、元大銀、元大證金獲利分別19.6億元、5.9億元、2.4億元,年成長分為119%、43%、48%。元大金第一季曝險部位由2010年底240億元降到第一季200億元。元大銀資產規模不大,資產總額4,656億元,但屬於小而美的銀行。元大銀第一季本業獲利(淨利息收入+淨手續費收入)14.4億元(+4%QoQ;+9%YoY),名目利差由2010年底1%微幅上升至1.1%。

n    金英控股處份利益5月入帳,貢獻EPS 0.86元:

熊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