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1101):除卻巫山不是雲,大步邁進,給予目標價55元
n 台灣水泥龍頭,並擠身大陸水泥第6名:台泥是台灣水泥業的龍頭,市占率40%,大陸地區發展亦不遑多讓,市占排名第6,年產能4,120萬噸,大陸前十大水泥廠中唯一純民營業者。至2011年第一季,台泥各事業群獲利貢獻,水泥占50%、和平電廠10%、信昌化工28%、其他12%,其中水泥獲利貢獻由2010年33%,大幅提升到2011年第一季50%。
n 大陸地區獲利貢獻大幅攀升,2010年EPS 2.43元,年成長8%:台泥2010年營收220.9億元(+6%YoY),全年毛利率5.5%(2009年9.3%),營業利益1.1億元(-87%YoY),稅前獲利81.6億元(+8%YoY),稅後獲利80.3億元(+8%YoY),稅後EPS 2.43元,每股淨值25.7元。由於大陸進口水泥採傾銷策略,加上外銷水泥毛利率下降,2010年台灣本地毛利率大幅下滑,但因業外收支項目大幅改善(信昌化工獲利轉佳、大陸地區水泥獲利大幅提升,業外收支年成長20%),故稅後獲利呈成長。台泥決議配發現金股利2元,殖利率4.77%。
n 2011年第一季EPS 0.36元,季衰退55%,業外轉投資工作天數減少所致:台泥2011年第一季營收58.3億元(+1%QoQ;+6%YoY),毛利率7.1%(2010年第四季5.4%),營業利益1.0億元(+1,960%QoQ;+18%YoY),稅前獲利13.8億元(-47%QoQ;+37%YoY),稅後獲利13.2億元(-50%QoQ;+43%YoY),稅後EPS 0.36元,每股淨值27.1元。外銷水泥售價提升,台灣本地第一季毛利率增加,但因和平廠歲修、大陸水泥廠2月停產,加上信昌化工獲利也不佳,在業外收支獲利明顯衰退下,台泥第一季稅後獲利遂季衰退55%。
n 第二季之後,大陸地區水泥產能逐季上升,獲利貢獻逐季增加:除2月工作天數減少外,台泥大陸地區2011年1、3月單月出貨約介280~290萬噸,第一季整體出貨700萬噸。公司表示,4月出貨量將增加至320萬噸,5~6月單月超越320萬噸,進入第三季,貴州、四新增兩條窯開始生產,下半年出貨量將明顯高於上半年。假設大陸地區2011年出貨量4,000萬噸(2010年2,890萬噸),預估上半年出貨量為1,660萬噸,下半年出貨量為2,340萬噸,下半年出貨量可較上半年增加41%。在出貨量成長下,台泥也計劃調高大陸地區的水泥價格,價量增長,將推升2011年第二季至第四季台泥大陸地區的獲利貢獻。
n 大陸水泥反傾銷案終判,有利台灣本業毛利率回升:由於大陸水泥進口價格接近國內水泥成本價,造成台灣水泥價格由2009年原先每噸新台幣2,400元以上的價位,下滑到2010年每噸2,100元,造成台灣水泥業者產能量下降、毛利率下滑。經濟部貿委會在2011年元月,己對大陸水泥反傾銷進行初判,預計2011年第二季(市場預估5月)會做出反傾銷稅的正式判決,課徵30%以上的傾銷稅率。若終判出爐,台灣內銷水泥價格可望由目前每噸新台幣2,100元,回升到每噸2,300~2400元。對台泥來說,2011年台灣本業下半年毛利率將由目前的7.1%上升到9~10%。